第141章 整个大西北乱成一锅粥

作者:七月新番

所属书籍:汉阙小说

第141章 整个大西北乱成一锅粥

前年,也就是元凤三年时,右贤王令犁污王窥河西,欲入张掖,却被张掖属国都尉打了埋伏,损失三千余骑,犁污王自己也当场战死。

至于发生在敦煌破虏燧的小小冲突,只不过是那场战争里毫不起眼的一角。

那是右贤王屠耆堂人生第一场大败仗,他从而发现,自己对汉这个敌人,竟如此不了解,这才开始疯狂搜罗汉人俘虏加入王庭。

不过那场战败,右贤王将锅全甩到了犁污王头上,取消了其子继承领地的资格,转封了自己的亲信为温偶駼(tú)王。作为右地最靠南的一位王,以酒泉、张掖以北的马鬃山为驻牧地,负责监视河西汉军动静。

眼下温偶駼王履行了他的职责,派人将酒泉汉军集结,有进攻右地之势禀报给右贤王,听闻老家可能有危险,千骑长们更是坐不住了。

“莫慌!”

右贤王脸上却依然保持镇定,笑道:“汉军想要从酒泉张掖到我的王庭,只有两条路。”

“一是出居延塞数百里,过龙勒水、涿邪山西进。”

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李广利就是走了这条道进攻右部,打了天山之战,匈奴岂能不防?

右贤王对亲信们道:“我发兵前,已请求大单于派遣右大都尉率万余骑游弋于那一带,汉军决计过不了。”

“第二条路,是穿行数百里戈壁沙漠,通过被星星点缀的峡谷,我也已派东蒲类王率三千骑驻守,加上温偶駼王,汉军也难以穿过那天险。”

星星峡是后世新疆与敦煌的省界,四面峰峦迭嶂,只有一条狭窄的山路蜿蜒其间,两旁危岩峭壁,正因如此,汉军从来没走过那条路。

如此说辞安顿众人后,右贤王心中却直打鼓,不由想起汉使任弘那封帛书里还真的有这么一句话。

“天子已遣后将军赵充国以军十万出酒泉,取蒲类海,破右贤王庭……”

“难道这不是那汉使乱说,而是确有其事?“

十万不可能,以右贤王对汉朝的了解,汉军不可能短时间内集结这么多部队而不被匈奴发觉。

但近万骑兵,却是有可能的,单单河西四郡便能出动。他现在担心的是,温偶駼王加上东蒲类王,能在星星峡借助天险,挡住人数相当的汉军骑兵么?

右贤王说不准。

如今的汉骑早不是一百年前了,夺取河西、河南地后,汉军马匹优良程度甚至超过了普通匈奴小王。许多降汉匈奴、羌人作为胡骑加入汉军,骑兵主力的六郡良家子精通骑射,加上甲兵精良,在优秀将领指挥下,经常能以少敌多。

上一次战争里,犁污王杀入张掖郡的四千骑,正是被张掖属国的三千骑逮到,几乎全军覆没。

而且汉军下了马就能持盾充当步兵,在狭隘地形反而比失去马匹之利的匈奴人更强。

“这消息是十日前从马鬃山送出,若是当时汉军便立刻北上,此刻恐怕都已打到蒲类海了。”

虽然他在右贤王庭还留了一万骑,可仍觉得不太够。

踌躇间,眼前这场仗,从志在必得的扭转汉匈局势之战,变成了一根难啃的骨头。

虽然拼尽全力不一定会输,但必将耗费许时间,三天、五天甚至是十天,到时候自己的王庭若被端掉,那拼著数千伤亡消灭这三千汉军,又有何意义呢?

可就这样仓促而退,实在有些耻辱,虽然匈奴人见不利而退是常态,可身为右贤王,数年来一再败绩,也会让他威望大跌。

正当右贤王犹豫之时,西北面却有一众胡骑奔腾而来,竟是蒲阴王和他手下的两千骑。

“渠犁出事了?”见到蒲阴王来此,右贤王只感觉,他带来的也不是什么好消息。

蒲阴王眼睛里满是焦虑:“不是渠犁,是铁门。“

“我早上抓到右谷蠡王的亲信,他说右谷蠡王已降汉使,汉使打开铁门,任其通过!此刻右谷蠡王恐怕早就抵达峡谷另一端,要回他的王庭去了!”

“我说右谷蠡王为何没有南下投降傅介子,竟存了收拢部众的主意!“

这个消息对右贤王的打击,比方才更大,他只感觉到头晕目眩,心里只剩下一句话。

“乱了,整个右地,都要乱了!”

……

当右谷蠡王麾下骑从陆续散走来投奔右贤王时,右贤王是得意的,只觉得此番一石二鸟,既让汉军落入自己圈套,又消灭了一个对手。

可他没想到右谷蠡王竟这么拼,不往南去投汉军,反而孤注一掷,走铁门回王庭,妄图复起。

从刚开始右谷蠡王被汉使陷害,到如今坐实背叛匈奴,右贤王是推波助澜的,在种种误会下,两边决计是谈不拢了。

一旦右谷蠡王回到天山以北,部众四五万,控弦者数千,若配合河西汉军骑兵夹击右贤王庭,那就大事不妙!

而从铁门回天山以北,是日逐王的地盘,日逐王是否会因为在铁门败了一场,害怕再到责罚而与右谷蠡王勾结,一同反叛呢?那势必将右部彻底搅乱。

到那时,他这右贤王还能不能继续当下去,匈奴右部还存不存在,都是个问题。

右贤王只觉得脚底寒意一股股往上升,他的心早就不在眼前的战斗,而飞回右地去了,哪边更重要自不必言。

而最终让右贤王下定决定放弃进攻的,是来自孔雀河西岸的滚滚尘土。

那看上去像是数千骑行进扬起的尘埃,在十里外便能看见,是敌非友。

“是乌孙人么?”

匈奴人有些不安,右贤王咬著牙:“这群乌孙狼,分明派使者来说好绝不越过轮台乌垒半步,不会与匈奴为敌,眼下乘著我右部将乱,便反悔了?”

既然乌孙人也加入了战局,有其为汉军犄角,那这场战斗,他们最后一点优势也丧失殆尽,本就不愿死战的匈奴人已经萌生退意。

而就在这时,左右的千骑长们,还有吴宗年却大声示警起来。

“右贤王,汉军动了!”

右贤王一看,果然,汉军的武刚车阵开始离开河岸,向匈奴人推进,武刚车虽然笨重,但靠数人推攮,也是能够缓缓移动的。

汉军不动还好,汉军一动,让右贤王更加多疑,登时警惕起来。

“从始至终,这可能就是一个巨大的陷阱。”

他还以为自己的围城诱敌之策多么高明呢,原来全被汉人识破了?龟兹的灭亡,右谷蠡王的叛逆,携带武刚车的援兵,外加对岸的乌孙人,最后是意图进攻右贤王庭的酒泉汉骑。

回想起来,真是一环扣一环,早上还以为胜券在握的右贤王,忽然发现自己完全处于劣势。

“果然不能小觑汉地的豪杰啊。”

根本不需要吴宗年劝了,右贤王长唏嘘后,下达了最后的命令。

“撤!撤回山国,撤回右地去!”

起码他是全师而还,比祖先伊稚斜单于只身逃离要体面些吧?只要将这场败绩说成是右谷蠡王谋叛导致的,尚能向大单于交待。

号角徐徐吹响,只是调子和进攻前奏完全相反,低沉而无奈,胡骑依靠速度机动的优势,开始匆匆向北退却,与汉军拉开距离。

而吴宗年则被夹在一众胡骑之中,他骑术不好,又被右贤王派人看得死死的,寻不到机会脱身,只得有些恋恋不舍地回过头,看著越来越远的汉军,看那赤黄土旗,叹了口气。

西域汉军的危机暂时解除了,但他的战斗,远没有结束。

吴宗年只能一边虚与委蛇,一边告诫自己那句话。

“身在匈奴,心在汉!”

而另一边,当任弘等人发觉匈奴骑从撤离,从铁门关南下,想要与汉军援兵汇合时,只看到了这样的一幕。

推著武刚车向北缓缓移动的三千汉军。

竟吓得人数五倍于他们的匈奴人仓促而退!

那模样,好似一只小刺猬,逼退了一大群恶狼。

见此情形,顺利躺赢的任弘拊掌大笑:“夫胡兵五,而当汉兵一,诚哉斯言!”

……

“任君!”

当任弘他们靠近傅介子的大军时,他们已经停止了对匈奴人的“追击”。

前来迎接任弘的是司马舒和赵汉儿,他们二人在楼兰加入了傅介子的大军,随之北上解围,此刻见了任弘完好,难免有些激动。

“这些武刚车是怎么运过来的?”

任弘远远看到了武刚车,知道这就是让匈奴知难而退的原因之一。只是它们太过笨重,西域的几个屯田点也尚未派工匠来制作生产,傅介子是如何带著它们越过三垄沙白龙堆的?

赵汉儿是亲自去居庐仓等待傅介子的,告诉任弘他看到的场景:“三垄沙太高,车上不去,士卒们便在工匠指挥下,花了两天时间将武刚车拆卸,轮子是轮子,车舆是车舆,或用骆驼驮著,或几人扛著,慢慢翻过了沙山。“

司马舒道:“至于白龙堆,便只能硬推了,我当时看到这么多武刚车,经常路上坏了耽搁许久,还感到不解,如今算是明白了,傅公早就在提防匈奴人袭击了。”

若是汉军没带武刚车,这场仗打起来,胜负还真说不准,因为任弘知道,孔雀河对岸的“乌孙人”其实只是两三千匹从龟兹搜刮来的马儿,依靠瑶光公主和她数十名部下艰难地驱赶放牧,远远地伪装成了大队骑兵的架势。

那便是任弘的最后一计了。

继续往里走,任弘发现汉军士卒们身上脸上脏兮兮的,这些天他们都在赶时间行军,吃没吃好睡没睡好,甚至连军粮都不是很充裕,每个人都被西域毒辣的日头晒得黝黑。

任弘甚至都不敢问,在跨越天险时,又有多少人死在了半道上?

他能做的,只是朝他们长拜作揖。

“我代西域的吏士们,多谢诸位袍泽千里来援。”

众人也朝他还礼,从任弘和赵汉儿等人的交谈中得知他就是借乌孙兵残灭龟兹的任谒者,都十分好奇,一个个挤过来观看。

瞧瞧这任弘究竟有九个头还是六条臂,能做下如此大事,一人一国啊,整个西域都被震动了。

任弘好不容易才挤过去,来到汉军旗帜下。

却见傅介子披著一身重甲,搬了个小胡凳坐在旗鼓之下,而他身边有一名三十岁上下的文吏,颔下留了三缕胡须,正满脸不情愿地掏著袖子,从里面拿出一块金饼来,塞到傅介子怀里,嘟囔道:

“我认赌服输,只是那些匈奴人也太不争气,竟连一次都不敢冲便颓然遁走,害我破财。”

傅介子则不客气地收起了金饼,笑道:“子明啊子明,你还是不知匈奴习性,这些事不是从书上看来,听人说来的,而是得亲历才行,经年累月与彼辈厮杀,直到对他们比对汝妻还要熟悉。”

文吏摇摇头:“吾妻贤惠可不会害我输掉最后一块金饼。”

“傅公又在赌什么?”任弘知道傅介子的小爱好,喜欢赌,赌命运,赌富贵,赌功名,而且还每次都能赌赢。

“在赌匈奴是否不战而退,我赢了。”

看到任弘后,傅介子站起身来,招呼他道:“道远你来得正好,子明,这位便是你心心念念一直想见的任弘了。”

那个字“子明”的黑衣文吏早就注意到了任弘,朝他拱手行礼道:

“军司空令冯奉世!此来西域,真是久仰任谒者大名了!”

……

Scroll to Top